关于开展“第二届嘉实基金优师研学项目”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25-10-20 17:46:00
为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开展“优师计划”师范生培养工作,北京嘉实公益基金会捐资设立北京师范大学“嘉实基金优师研学项目”。现拟选拔100名“优师计划”学生,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,具体信息如下。
一、选拔时间
拟定于11月初完成选拔。
二、选拔对象
择优遴选100名大三年级(2023级)在籍在读“优师计划”学生,组成第二届项目成员,优先考虑云南省、甘肃省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西藏自治区生源。
三、选拔要求
1.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政治立场坚定,具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,从教意愿与履约意愿坚定;
2.政治面貌须为中共党员(含中共预备党员)或共青团员;
3.遵纪守法,积极进取,品德优良,身心健康,在校期间无不良行为和违法违纪记录;
4.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学习态度端正,成绩优良,上一学年无不及格课程;
5.有参与该项目的强烈意愿,服从统一安排,能保证全程参与课程学习及实践活动,入选该项目的学生原则上需培养3个学期;
6.录取成为“嘉实基金优师研学项目”学生后,无特殊原因,不可退出。
四、选拔方式
1.本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校区团委统一组织选拔;
2.选拔方式分为“笔试+面试”,笔试重点考察校史校情、师范生政策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、教师基本能力等内容,面试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,重点考查学生沟通能力、表达能力、分析综合能力、应变能力等;
3.学生最终成绩由校区团委综合评定。
五、选拔程序
1.有意愿参与的学生在10月24日20:00前填报《预报名个人申请问卷》(附件1),并扫码进咨询群(附件2),后期工作通知将于咨询群下发;
2.校区团委根据报名情况,在符合选拔条件的基础上召开笔试,以1:1.5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划定150人参与面试,若出现第150名笔试成绩相同者,皆进入面试环节;
3.根据面试成绩占70%,在校现实表现(含思想品行、学业情况、实习实践经历、学生干部经历)占30%的原则,校区团委协同二级单位团委择优选出100名“优师计划”学生;
4.嘉实公益基金会、教育基金会及校区团委就择优遴选的学生资格进行全面复核,确定拟录取名单,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;
5.具体时间安排如下。
10月20日—10月24日完成个人报名工作
10月27日—10月28日确定笔试名单
10月29日开展笔试,具体时间地点待通知
10月31日确定面试名单
11月2日开展面试,具体时间地点待通知
11月3日—11月5日北京嘉实公益基金会、教育基金会及校区团委复核
11月6日公示拟录取名单
六、培养方案
根据教育部印发的《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(试行)》等五个文件(以下简称《能力标准》),进一步明确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,即师德践行能力、教学实践能力、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。针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具体要求,被择优遴选的100名“优师计划”学生需完成以下每个模块课程或活动(将根据学生实际培养情况灵活调整,以具体实施情况为准),有关信息如下:
模块1:“传承师道” 理想信念教育活动
【内容简介】针对“优师计划”师范生,开展多维度理想信念教育活动,全方位厚植师范生教育情怀与职业信念。
一是开展政策解读及履约教育活动,每届项目成员招募后组织线下交流见面会,解读“优师计划”政策、嘉实“优师”研学项目培养方案等文件;每学期初开展履约教育培训或宣讲,强化诚信契约精神。
二是开设名师讲坛活动,拟邀请“时代楷模”“感动中国”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“全国最美教师”“全国十佳师德标兵”等先进典型,围绕教师理想信念养成、职业道德教育、个人成长经历等方面开展讲座,
三是开展北京研学活动,组织部分项目成员赴北京校区实践研学,参观北师大校园、校史馆,赴国家博物馆等地学习,并邀请北京市优秀教师开展专题讲座。
模块2:“厚积本领”从教技能提升活动
【内容简介】聚焦师范生从教技能提升,开展三类实践活动。
一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及调研活动,组织学生赴原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教育教学、县域教育现状调研,形成实践调研成果。
二是开展入校观摩活动,组织学生赴国内教育资源优质的中小学开展实地考察与入校观摩,参与班会课、与一线教师共同磨课、观摩示范课等,深入一线与在职教师和学生密切交流。
三是开展素养提升类活动,邀请专家学者结合教育政策,开展新课标、新教材的解读分享;拟组织学生参与未来教师素质大赛、情景模拟大赛等教学竞赛活动。
模块3:“正己修身”人格魅力涵养活动
【内容简介】围绕师范生人格涵养与综合素养提升,开展两类活动。
一是开展朋辈共读活动,丰富师范生的知识储备,提升专业素养;培养师范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,涵养人文情怀;锻炼师范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,为未来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。
二是开设艺术疗愈类第二课堂,联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打造专项艺术疗愈课,通过艺术展览、戏剧表达、团体辅导等形式,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,提升社会感知力与责任感;同时通过团体辅导培训、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培训、应急处理等,帮助“优师计划”师范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及时对学生心理问题捕捉、初步评估学生状况、应对学生“心理危机”,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与学生辅导。
七、结项要求
1.学生考核由2部分组成:模块学习参与情况和结项报告提交。
2.项目成员在培养期间,需完成至少10次项目活动;结项前,需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结项报告,含培养期间的心得体会、参与活动的总结提炼等。
联系人:高老师,0756-3683977
陈同学,18665623346
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团委
2025年10月20日